引言

黑龙江,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挖掘和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教育体系,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教育力量。本文将带您重温黑龙江的红色足迹,解码其红色教育力量的内涵与价值。

一、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命名与挂牌:黑龙江省命名了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赵一曼纪念园等7处革命遗址遗迹及纪念场馆为第四批黑龙江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2. 规划与保护:启动《黑龙江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时间表、路线图。

  3. 宣传与展示:持续开展系列主题联展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革命文物宣传展示。

二、红色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黑龙江省将红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思政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1. 课程设置:编写中小学地方教材《人文与社会》,将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烈士陵园,开展红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活动。

  3. 宣讲团:组建党史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企业等地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4. 新媒体传播: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传播红色文化,扩大红色教育的影响力。

三、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黑龙江省红色教育注重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坚定理想信念:通过红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民族精神。

  3. 培育时代新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结语

黑龙江红色教育力量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黑龙江省将继续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模式,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