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一片充满红色历史的土地。这里曾是革命老区,留下了无数革命先辈的足迹和英勇事迹。如今,周宁县以其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成为了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
一、红色历史的传承
周宁县的红色历史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周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有组织的革命活动。周墩、苎园坪、碧岩、桐子坑、梅山、汤夏山、桃坑、半村等地都是我县最早点燃革命火种的村庄。1933年春,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书记詹如柏到周墩开辟新区、指导革命,革命组织也由城镇拓展到农村,革命主力从知识界向工农阶层发展,开辟了周墩至穆阳的交通线。
周宁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周宁党校新校区内,展览厅面积480平方米,运用图片、雕塑、场景再现、历史文物等手段展示了周宁革命历史及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馆内陈列着许多的历史文物与珍贵照片,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碧岩村革命同志的一段段峥嵘岁月。
二、红色教育基地的打造
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周宁县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其中,周墩南区第一中心交通站、阮英平和陈挺革命同志居住旧址、周墩碧岩南区第一区委驻地、中共闽东特委旧址等红色旧址,都成为了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中共闽东特委驻地展示馆内,实践队员们了解到,碧岩及其附近地区由于良好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成为闽东共产党领导全区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中心。
三、红色旅游的发展
近年来,周宁县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修缮革命遗址,打造红色旅游产品,推出研学游、团建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莲地村,位于周宁县北部的革命老区建制村,是革命烈士凌福顺的出生地、故居所在地。近年来,莲地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修缮凌福顺旧居,打造纯池镇红色孝廉文化教育基地,提升村庄环境,完善基础配套,推出研学游、团建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四、红色教育的意义
红色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周宁县的红色教育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激励着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