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问题整改落实是关键一环。如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再“挂账”,成为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问题整改的背景、原则、方法以及案例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实现问题整改的彻底性和有效性。

一、问题整改的背景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紧紧围绕问题导向,深入查摆不足,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整治。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不仅会降低群众对相关部门的信任度,还会导致问题复杂化,增加资源投入和时间消耗。

二、问题整改的原则

  1. 实事求是原则:问题整改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
  2. 群众路线原则:问题整改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3. 时效性原则:问题整改要迅速行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 长效性原则:问题整改要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三、问题整改的方法

  1. 清单化管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挂账销号。
  2. 动态更新销号:分清所列问题“当下改”和“长久立”的类别,进一步加快问题的动态更新销号。
  3. 建章立制:通过建章立制,补齐短板,确保问题得到长效解决。
  4. 跟踪整改进度:持续跟踪整改进度,实现全覆盖核查、台账式管理,确保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案例分析

以某市某部门为例,该部门在主题教育中,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1. 梳理问题清单: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形成问题清单。
  2. 制定整改方案:针对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时限。
  3. 动态更新销号:定期对整改进度进行跟踪,动态更新销号,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 建立长效机制: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建立长效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该部门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问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五、结语

问题整改落实是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问题整改的原则和方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再“挂账”。通过问题整改,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为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