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作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城市,正积极推动教育改革,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核心。以下是对丹东教育新风向的详细解析,特别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关键策略。
一、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丹东市计划到2027年,每年打造10所以上新优质学校,增加城市优质学位供给。这一举措旨在实现城区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资源均衡。同时,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建设,稳妥撤并75所乡村“小、散、弱”学校。
1. 城区学校布局优化
- 目标:实现城区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资源均衡。
- 策略: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每年打造10所以上新优质学校。
2. 农村学校优化
- 目标:优化农村学校布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 策略: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大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
丹东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实施托幼一体化模式,招收2—3岁幼儿。目标是实现学前幼儿毛入园率不低于9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0%,普惠率不低于91%。
1. 托幼一体化
- 目标: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 策略:鼓励幼儿园实施托幼一体化模式。
2. 普惠学前教育
- 目标: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
- 策略:实现学前幼儿毛入园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普惠率的目标。
三、职业教育升级
丹东市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两翼,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重点包括:
1. 产教融合
- 目标: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 策略: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2. 职业教育升级
- 目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 策略: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契合度。
四、教师队伍建设
丹东市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重点包括:
1. 教师培养
- 目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策略:优化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
2. 师德师风建设
- 目标:加强师德师风管理。
- 策略: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
五、教育拥军新模式
丹东市探索教育拥军新模式,为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提供教育服务。主要措施包括:
1. 线上学习平台
- 目标:方便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学习。
- 策略:依托网络打造云端学习平台。
2. 优惠政策
- 目标:减轻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学习负担。
- 策略:学费减免、课程内容优化等。
总之,丹东市在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才。这些举措为丹东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全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