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初中实验室是学生接触科学实验、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然而,实验室中潜在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既能获得知识,又能确保安全,本文将揭秘初中实验室的必备安全知识,并通过实战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师生轻松应对实验风险。

一、初中实验室安全必备知识

1. 实验室安全标识

了解并识别实验室中的各种安全标识,如易燃物、腐蚀品、危险品等,是保障安全的基础。

2. 实验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如穿戴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危险源。

3. 化学品安全

使用前查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明确毒性、燃爆性。禁止混合不明试剂,强酸强碱、易燃品必须在通风橱操作,用完密封避光保存。

4. 设备使用安全

高温高压设备(烘箱、灭菌锅等)必须专人指导,使用时全程有人盯守。离心机、破碎机启动前检查盖子是否锁紧,负载平衡了吗?气体钢瓶必须固定,用完关闭总阀。

5. 用电安全

大功率设备独立电路,禁止私拉乱接电线。湿手别碰电器,漏电立刻断电。特别注意:吹风机等小型加热设备不用时务必拔掉插头,避免火灾隐患。

6. 应急处置

火灾:电器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化学品燃烧用干粉或沙土覆盖。化学品泄漏:大量泄漏立刻撤离并上报!皮肤接触后清水冲洗15分钟!割伤/烫伤:急救箱处理伤口,严重时拨打:保卫处:82192110 校医院:82190002。

二、初中实验室安全实战案例

1. 案例一:酒精灯操作不当引发火灾

2022年某实验室内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在未穿防护服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加注酒精操作不当导致酒精被引燃,随后地面可燃物爆燃,导致身体多部位不同程度烧伤。

2. 案例二:设备过夜运行导致火灾

2024年某实验室内用搅拌器加热做合成实验时,温度设定为120度,实验人员中途离开并无专人值守导致搅拌器过夜运行着火冒烟触发烟感报警。

3. 案例三:化学试剂泄漏导致中毒

在某高校化学实验室,一名研究生在进行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瓶装有强腐蚀性化学试剂的瓶子倾倒,试剂泄漏出来。该研究生在惊慌失措之下,没有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而是试图用手去堵住泄漏口,结果导致手部严重灼伤。

三、总结

初中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师生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掌握必备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实战案例分析,吸取事故教训,为保障实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