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在百年办学历史中,始终秉持“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校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创新。本文将揭秘华北理工大学在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先锋之路。
一、以升创新教育基地:精英培养的教育平台
以升创新教育基地,是华北理工大学为优秀本科生实施精英培养的教育平台。该基地以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茅以升先生的名字命名,旨在继承和发扬茅以升先生的治学作风。基地涉及学校所有工科专业,采取自由选择专业和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视野开阔的高素质人才。
1. 创新培养机制
以升创新教育基地采用“一目标、双驱动、三融合”的创新性培养机制:
- 一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 双驱动:竞赛驱动和项目驱动。
- 三融合: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及学生自主管理三融合。
2. 发展历程
基地成立于2010年12月,源于2007年11月创办的茅以升工科创新实验班。现设有工科实验班,由15-20个学生组成实验小班,依托学校优质办学资源,由高水平教师小班授课。
二、医工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华北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医工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培养更具综合能力的医学人才。
1. 医工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师座谈会
2021年11月,以升创新教育基地组织召开医工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教师座谈会,就课堂质量提升、教学研究改革、学生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2. 医学实践性学科特点
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院结合医学实践性学科特点,依托“新医科视域下临床专业医学生医工融合能力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等课题,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驱动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三、钢铁碳中和学院: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
2022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召开钢铁碳中和学院创新教育教学建设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人才培养。
1. 模块化教学
学院实行模块化教学,加强以平台课、核心课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落实项目制贯通制双院制的创新培养机制。
2. 科研创新
学院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创新研究,锻造学生钢铁意志,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四、冀唐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全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学院加强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引进海内外优秀教材、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优化课程设置。
2.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院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建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生创新创业资助基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
五、总结
华北理工大学在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华北理工大学将继续秉持教育创新的理念,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