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遵化市积极响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通过一系列项目的推广,引领未来智慧校园的建设。本文将深入探讨遵化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举措和成果,以及这些举措如何为当地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

遵化市教育局组织召开的202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为当地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强调了以下几点:

  1. 强化政治担当:树立超前思维,增强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2. 强化责任意识:确保举措落实,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3. 强化创优能力:抓好学练赛提,夯实教育信息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地位。

二、机器人进校园科普行活动

“机器人进校园,点燃少年科技梦——鲸鱼机器人校园科普行活动”的启动仪式,标志着遵化市在科技教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活动由市妇女联合会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旨在通过科技赋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

  1. 科技设备捐赠:遵化市原芯科技董事长崔福生表示,将捐助350套、价值46.8万元的鲸鱼机器人套装。
  2. 激发创新潜能:学校将依托新引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设备及配套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深化编程课程普及与师资培训: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教育体系,关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三、合作办学签约仪式

遵化益众中学加入唐山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标志着两地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上,双方领导强调了以下几点:

  1. 落实教育高地战略:唐山市教育局熊朝阳局长强调,此次合作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高地战略的关键一步。
  2. 共筑教育生态:唐山一中毕会军校长表示,两校将共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生态。
  3. 资源互通、师生共进:阳光教育集团执行校长马东辉用“一座桥、一盏灯、一个梦”的诗意比喻,描绘了资源互通、师生共进的图景。

四、校园活力模式

遵化市各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德育研学、写生创作、劳动课、学雷锋活动、趣味运动会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德育研学:市职业教育联合学校师生赴革命老区鲁家峪开展德育研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2. 写生创作:市高级中学组织学生到南山常乐谷景区开展写生创作活动,提升艺术素养。
  3. 劳动课:市第二中学开展劳动课,组织学生进行纸盘画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4. 学雷锋活动:市第三中学开展学雷锋月系列活动,传承雷锋精神。
  5. 趣味运动会:东陵满族乡中小学举行春季运动会,展现青春活力。

结语

遵化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举措和成果,为当地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项目推广,遵化市正引领未来智慧校园的建设,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