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以下,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的壮美与哲理。
一、描绘壮美自然景象
《望岳》开篇即点明主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即泰山,古称岱山,为五岳之首。诗人以“齐鲁青未了”来形容泰山的雄伟壮丽,气势磅礴。这里的“齐鲁”指的是山东地区,诗人以山东的广袤大地来衬托泰山的雄伟。
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泰山的神奇美景。诗人用“造化钟神秀”来形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泰山仿佛被神灵钟爱,呈现出无尽的魅力。而“阴阳割昏晓”则形象地描绘了日出和日落时分,泰山山影的变幻,阴阳交错的景象。
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壮美景象。诗人站在泰山之巅,仰望天空,云雾缭绕,仿佛荡漾在胸中。同时,归鸟在山间穿梭,诗人瞪大眼睛,凝视着这些归鸟,感受着泰山的壮丽。
二、抒发壮志豪情
《望岳》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美景象,还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攀登泰山极顶,俯瞰群山的壮志豪情。这里的“会当”意为“一定要”,诗人立志要攀登泰山的顶峰,从高处俯瞰世界,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句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以泰山为喻,表达了人应当勇于攀登高峰,追求卓越。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这种哲理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敢于挑战自我,勇攀高峰,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三、总结
《望岳》这首诗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诗人通过对泰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表达了攀登高峰、追求卓越的信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之美,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