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望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抱负的豪迈追求。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一、诗歌背景

《望岳》作于唐代天宝四年(745年),当时杜甫只有二十六岁,正处于壮年时期。他来到泰山,被泰山的雄伟景象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诗歌内容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的是泰山,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岱宗。“夫如何”是疑问语气,表达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之情。“齐鲁青未了”指的是山东一带的山水,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 第二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指的是自然界,“钟神秀”形容泰山之美。“阴阳割昏晓”指的是泰山高耸入云,将天空分割为昼夜两部分,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观。

3. 第三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形容心胸开阔,“层云”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决眦入归鸟”形容诗人目不转睛地观看归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第四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意为一定要,“凌绝顶”指的是登上泰山的最高峰。“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豪迈追求,即要攀登人生的高峰,俯瞰一切。

三、诗歌赏析

《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杜甫豪情壮志的一面。诗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将泰山的雄伟壮丽、神奇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启示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勇于攀登人生的高峰。

1. 豪情壮志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攀登人生高峰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2. 人生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寓意深刻,告诉我们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勇于挑战自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就。

3. 自然与人生

诗歌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生的真谛。

四、总结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的代表作,这首诗以其豪情壮志、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精解,我们可以领略到杜甫的豪情壮志,感受山水间的人生哲理。